
陈家祠,陈家祠开放时间及门票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陈家祠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陈家祠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广州陈家祠景点介绍?
陈家祠,位于广州的中山七路。光绪十四年(1888年)筹建,光绪十二年(1894年)建成,历时七年。是当时广东省72县陈姓人氏合资兴建的合族祠堂,因接受本族各地读书人来广州应科举考试时居住,又称陈氏书院。
因祠堂落成后,一直作为陈姓子弟读书办学的地方,故又称陈氏书院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废科举后,书院改为陈氏实业学堂。民间期间,这里先后为文范学校、广东体育专科学校和聚贤中学。1950年设立广州市行政干部学校。
1957年,经广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,并由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全面维修管理。1959年辟为广东民间工艺馆。1960年经省人民***批准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。
1988年由***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这组艺术建筑在文物部门的保护管理之下,得以发扬光大,供国内外人士观摩鉴赏。 陈氏书院坐北朝南,门前有开阔的广场,设有前、后、东、西四院,占地面积13200平方米。建筑***有青砖围墙,形成一座外封闭内开放的建筑群体,是典型的广东民间宗祠式建筑。
广州陈家祠的景点介绍
广州陈家祠坐北朝南,主体建筑面宽、纵深均为80米,平面呈正方形,为中国“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杪”院落式布局,由9座厅堂、6个院落、10座厢房和长廊巷组成,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。院东新辟有1.7万多平方米的绿化广场。其整体结构布局严谨、虚实相间,厅堂轩昂,庭院宽敞幽雅。
陈家祠是谁家的祠堂?
陈家祠堂又称"陈氏书院",俗称陈家祠,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。陈氏书院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(1888),二十年(1894)落成,是广东省各地陈氏宗族共同捐资兴建的"合族祠",为陈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备考科举、候任、交纳赋税、诉讼等事务提供临时居所。
陈家祠建于多少年?
你好,陈家祠是1888年建造的,陈家祠堂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七路。陈家祠堂又称“陈氏书院”,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(1888年),光绪二十年(1894年)落成,它是由清末广东省七十二县的陈姓联合建造的,是广东省著名的宗祠建筑。陈家祠堂的建筑结构可分为三轴、三进,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。祠堂的每进之间既有庭院相隔,又利用廊、庑巧妙地联接起来,共有九座厅堂和六个院落,祠堂的整体布局上下对称,殿堂楼阁,虚实相间,气势雄伟。“聚贤堂”是陈家祠堂中轴线的主殿堂,也是陈家祠整个建筑组合的中心,堂的正面是一座宽阔的石露台,周围用嵌有铁花的石栏板环绕。祠堂建成之,的聚贤堂是供族人***之用,后来改作宗祠,两边的侧房供书院使用。
陈家祠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(1888),二十年(1894)落成。
地理位置: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中山七路恩龙里34号
气候条件:亚热带气候
开放时间:全年开放 09:00-17:30 (17点停止售票或入场)
景点级别:AAAA级
占地面积:15000 m²
别名:陈家祠
保护级别: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
荣誉:羊城八景
陈家祠出过哪些名人?
以下是一些出自陈家祠的名人:
- 陈昌潮:广东番禺人,曾筹款建周敦颐、程颢、程颐、张载、朱熹“五夫子祠”,又从事创办义塾、设方便所施衣赠棺等善举,为地方宿儒名士。
- 陈庆桂:陈昌潮的长子,光绪六年(1880)进士。
- 陈照南:香港建筑商,黄埔国防炮台的设计师、承建商,也是陈家祠集资、规划建设过程中的核心人物。
- 陈济坤:字锦珊,东安县(今云安区)富林镇云利村人。廪贡生,赏戴花翎知府衔,曾和南海西樵翰林公一起倡建广州陈家祠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陈家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陈家祠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naigou.com/post/9318.html发布于 今天